【主題教育】南昌航空大學: 聚焦發展 同題共研 答好“強化航空特色”答卷
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南昌航空大學以主題教育引領學校未來發展航向,師生同向同行解決發展難題,用實際行動同研共答“強化航空特色”的南昌航大答卷。
思想統一,牢牢把握“航空特色”這一生命線
自全黨深入開展主題教育以來,學校黨委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把準重點工作、難點任務進行規劃部署,確保取得實效。
暑假伊始,學校2023年暑期中層干部培訓班暨工作研討會如火如荼進行中。學校航空特色如何更“特”、如何凝練團隊、如何對接航空產業等主題,成為研討聚焦的重點。“大力加強學校航空領域專業、學科、人才、平臺和成果建設,保持定力、久久為功,推動學校航空宇航學科高質量發展”,更成為了全體南昌航大人的共同目標和集體意志。
目標之下,是全校上下“重實踐 建新功”的堅定決心和始于足下的具體行動:學校《關于進一步強化航空特色 凝練學科方向 提升服務航空產業發展能力和貢獻專項行動方案》出臺,為下一步持續彰顯航空特色提供實施路徑。工信部批準建設的“航空制造”專精特新產業學院順利啟動,將為構建學校專業建設、人才培養與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聯動促進航空制造產業發展機制起到積極作用;“通航渦輪動力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正式獲批立項,針對小型通用航空發動機涉及設計、制造、試驗、維護等方面的重大關鍵技術,有組織地開展聯合攻關、系統集成、技術配套及產品工程化研究;國防類航空平臺又有斬獲,材料領域一實驗室獲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培育建設項目。
同時,學校持續保持與航空企事業單位開展良好合作的傳統,大力在西南、西北片區的航空、航天、航發企事業單位實施“科技特派員”專項,建立領導牽頭、校友聯動、特派員跟進的“三位一體”模式,經由如毛細血管一般深入的“特派員”們,真正了解企業需求,實現校企聯動。 暑假期間,南昌航空大學“百名人才百企行 科技賦能建新功”暑期科技服務團進企業院所主題實踐活動啟動。學校組織13個學院的服務團分赴華中片區、西南片區、西北片區、東北片區和江西地區5個片區,205名科研教師前往184個企業院所開展科技對接與服務,把研究搬進車間、將知識用于生產,既幫助企業解決卡脖子難題,促進學校人才、科研優勢轉化為企業創新發展優勢和經濟增長優勢,又助力提升學校科研布局與航空航天航發產業發展的耦合度。
知行合一,積極打造“航空報國”實踐小課堂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南航學子自覺加入學習隊伍,真學、真懂、真信、真用,把學習成效轉化為改造主客觀世界的內在動力,轉化為建設航空強國、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際行動。
“小朋友們思考一下,什么是航空?”暑期剛開始,南昌航空大學青馬工程班“溯源前行”暑期社會實踐隊便來到于都縣蘆山小學開展航空科普宣講活動,通過生動有趣的講解和互動體驗,讓小朋友們更深入地了解航空科學知識。
活動中,隊員們以通俗易懂的語言,通過圖片、視頻和實物展示等方式,引導小朋友們了解飛機的結構、原理和飛行過程,并通過實際操作無人機,向大家演示了起飛、飛行和降落過程。除了理論知識的講解,隊員們還為小朋友們準備了有趣的游戲互動環節并分享了自己的學習經歷,鼓勵大家勇于追求自己的夢想。
同時,學校其他十余支實踐隊也在瑞金、井岡山、宜春、萍鄉、興國、銅鼓、婺源等地開辦航空小課堂,以航空知識宣講、模擬體驗、視頻展示、互動展覽、主題競賽等多種形式,深入開展航空科普活動:
國際教育學院紅色實踐團走進銅鼓縣紅群村,通過講述陸孝彭、羅陽、吳大觀等為共和國作出卓越貢獻的航空英雄事跡,激勵學生們踐行傳承榜樣精神力量,矢志航空報國強國。飛行器工程學院實踐隊來到婺源縣江灣鎮,指導學生制作雙翼橡筋動力飛機模型和可回旋紙飛機,并進行沖浪者滑翔機飛行表演,獲得陣陣掌聲。體育學院實踐隊走進小學開展航空知識競答賽,并指導學生現場操控航模飛機,氣氛異常熱烈。信息工程學院實踐隊在井岡山拿山鎮溝邊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與同學們一道組裝航天飛機模型拼圖,激發孩子們探索天空與太空的興趣。
活動一邊開展著,隊員們一邊領悟著。他們說,通過參加活動,充分感受到新時代青年的責任,也希望與孩子們一道,共同傳承發揚航空報國精神,為加快建設航空強國作出更大貢獻。
內外兼修,助力培育“航空強國”接力后備軍
“批準南駕校航空文化主題公園建設立項,為社會提供航空科普場所,凸顯學校航空文化特色,持續厚植全校師生航空報國情懷”,今年5月的學校第三屆黨委第108次常委會上,堅定作出以上決定。
71年風雨兼程、砥礪奮進的南昌航空大學,因航空而生、倚航空而建,“航空報國”情懷早已深深融入南昌航大人的血脈深處。校園里,強五飛機、殲5飛機、“神5”火箭,航空路、航天路、航海路……無論是地標建筑,還是道路命名,無不時時提醒著廣大師生矢志“航空報國”的赤膽忠心和情懷擔當。而即將建設的航空文化主題公園,更成為學校初心不改、接續傳承的重要載體。
為中國航空工業夯基壘臺、聚力賦能,“后備軍”是關鍵,南昌航空大學從未停止過為航空國防事業培育忠誠奉獻的“航空人”的步伐。學校精準對接航空產業需求,持續推進專業結構調整,招生計劃的調配重點向航空類主專業傾斜,智能制造工程、人工智能、飛行器適航技術、航空服務藝術與管理、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增材制造工程等專業紛紛嶄露頭角。今年,在2022年學校航空類主專業招生數占比達到全校總規模58%的基礎上再次提升,預計將超60%。
強化航空特色,全力助推航空產業發展,這是目標,更是腳下的行動。學校通過不斷鞏固和加強與航空國防企事業單位的交流與合作,加大航空、航天、船舶、核工業、兵器、電子、民航等航空國防企事業單位來校招聘力度,畢業生服務航空國防企事業單位人數占已就業學生總人數比例持續提升,學校服務航空國防貢獻力不斷加強。
新時代新征程,南昌航空大學將以開展主題教育為契機,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航空報國使命,深入破解學校改革發展難題,聚焦航空特色凸顯,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為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貢獻南昌航大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