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師生熱議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
啟航網訊 10月20日至23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全校師生熱切關注全會盛況,迅速掀起學習熱議熱潮。大家一致表示,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錨定航向、接續奮斗,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貢獻力量。
黨委書記李德平: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對未來五年發展作出頂層設計和戰略擘畫,是乘勢而上、接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又一次總動員、總部署,也為高等教育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戰略機遇。
南昌航空大學將把深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校上下的重大政治任務抓實抓好,迅速興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一是在科學謀劃“十五五”規劃上定方向,遵循“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六個堅持”原則,落實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等部署要求,系統總結“十四五”成效經驗,科學謀劃“十五五”發展藍圖。二是在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上見真章,聚焦省委“1269”行動計劃,以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為戰略導向,強化校企協同合作、優化人才評價機制、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推動科技成果從“書架”擺上“貨架”,解決科技與經濟“兩張皮”的問題,助力江西經濟高質量發展。三是在加強黨的建設上求實效,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推動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化風成俗,以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為學校教學、科研、管理等各項事業的健康發展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
黨委組織部部長李淑賢: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為新時代組織工作指明方向、提供遵循。組織部門將不斷強化理論武裝,筑牢思想根基,帶頭深入學習全會精神并將其融入黨員干部教育培訓體系,引導干部師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科學謀劃發展,支撐規劃實施,緊密圍繞學校“十五五”發展藍圖,加強各級黨組織建設,夯實服務師生的根基,為規劃順利實施提供堅強組織保證;堅持黨管人才,激發隊伍活力,完善優化干部隊伍梯隊建設,確保學校各項事業發展接續。
教務處處長梁紅波: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要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歷史機遇,統籌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建設,為“十五五”時期高等教育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教務處將按照全會精神,緊跟技術、產業變革步伐,按照“專業育人、產業用人、供需對接、按需培養”的思路,圍繞產業鏈配置專業鏈,深化人工智能賦能教學改革,建強航空特色課程資源,建優孝彭書院培養航空拔尖創新人才,系統推進“校區進園區、企業入課堂、行業聯紐帶”,實現產教融合深度協同育人,不斷提升學校人才培養與航空產業和江西省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適配度。
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劉繼勇: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為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取得決定性進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學院將深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的時代主題,主動對接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戰略需求,高質量編制實施學院“十五五”發展規劃,堅持“用技術守護生態”的專業定位,聚焦污水資源化、工業廢氣治理、綠色化工工藝等領域,進一步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各專業課程,培養有專業能力、有生態擔當的新時代人才,用創新助力生態改善,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學院力量。
創新創業學院院長陳昊:作為創新創業教育工作者,我們將以“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根本,以“創新育新”為核心,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發展。強化價值引領,厚植學生家國情懷,激發原始創新精神;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構建“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全鏈條培育體系;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深化“政產學研用”協同,加速成果落地,以實干擔當貫徹全會精神,為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譜寫新的篇章。
動力與能源學院副院長胡曉安: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為高校科研工作者提出了奮斗目標。作為航空大學的科研工作者,我將勇擔科技強國使命,加強“有組織”的科研攻關,將個人研究方向與國家戰略需求深度融合,持續開展國家新一代航空航天裝備研發,將科研成果寫在祖國大地上,推動產學研協同發展。
思政課教師梁慧: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對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作出全面部署。作為一名高校思政課教師,我深感責任重大,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必須將全會精神深度融入教學實踐。要講清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化時代化理論成果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關系,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原理,解析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邏輯與實踐路徑,引導學生深刻領悟“兩個結合”特別是“第二個結合”的重大意義。我將堅守思政課主陣地,努力把理論講透、把道理講活,為培養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的新時代青年貢獻智慧與力量。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輔導員陳天:我將以此次全會精神為指導,系統深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深刻把握其核心要義與實踐要求。要重點聚焦教育、科技、人才戰略部署,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夯實理論根基;要全力做好全會精神宣講工作,借助主題班會、課堂教學等形式,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矢志航空報國;要把全會精神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用心用情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新時代青年。
航空宇航學院博士生莊淡盛:全會明確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并將科技自立自強水平大幅提高列入“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身處低空經濟浪潮當中,我要聚焦關鍵技術突破,以科技自立自強賦能產業發展,用實際行動服務國家戰略,為強國建設與民族復興貢獻力量。
航空制造與機械工程學院研究生王碧澤:全會擘畫的“十五五”發展藍圖中,“科技自立自強水平大幅提高”的目標與航空發動機事業的使命高度契合,讓我倍感振奮。“新質生產力”和“科技自立自強”是全會精神的關鍵詞,更是航空制造創新的核心驅動力。我將以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引,把報國熱情轉化為務實行動,讓個人理想在研制“國之重器”的征程中綻放光彩,用青春汗水為航空強國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土木與交通學院本科生閆瑞彤:通過學習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我深切體會到時代發展的脈搏正強勁躍動。“十五五”藍圖指引我們,要將中國式現代化落實到每一寸堅實的土地上,我們既是國家發展的見證者,更應是主動建設者。我將認真學習專業知識,并將其轉化為服務民生的實際成果,努力成為兼具專業素養與責任擔當的青年,在民族復興的壯闊征程中,書寫無愧于時代的青春篇章。
經濟管理學院本科生謝紫宣:作為一名大學生,我深知擔當始于學業。我將立足專業深耕細研,主動參與科創實踐,在所學領域錘煉本領,把課堂知識轉化為創新動力;同時積極投身志愿服務,在基層實踐中深化認知,以青春之力響應全會號召,讓理想在強國建設的征程中落地生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