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國聲學大會在南昌開幕
啟航網訊 11月1日,以“聲馳浩宇 智鑄新元”為主題的2025年全國聲學大會在南昌開幕。本次大會由南昌航空大學承辦,無損檢測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通航渦輪動力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太行實驗室智能無損檢測創新中心等5家單位協辦。南昌航空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盧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數理學部副主任倪培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數理學部物理一處處長姜向偉,江西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李世鋒,江西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陳金橋,中國聲學學會第六屆、七屆理事長田靜研究員,中國聲學學會第八屆理事長王小民研究員,中國聲學學會第九屆理事長張春華研究員,東華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項延訓教授,學會秘書長楊軍研究員,以及中國聲學學會副理事長、部分常務理事、理事出席會議。共有來自全國各地的聲學領域專家學者、企業代表1300余人現場參加,大會還采取線上線下同步開展交流,共探聲學學科前沿與產業應用方向。
盧超在致辭中表示,聲學作為交叉學科,在深海探測、超聲醫療等多領域發揮關鍵作用。南昌航空大學作為新中國最早成立的六所航空院校之一,率先在國內設立無損檢測本科專業并開展系統化人才培養及科研,現已形成“聲學無損檢測、振動與噪聲控制、物理聲學”三個核心研究方向,為聲學領域輸送大量人才。盧超強調,大會正值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勝利閉幕、全國上下學習貫徹全會精神之際。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下,聲學科技在宏觀探測、微觀研究、交叉融合等方向迎來機遇。學校將以承辦本次大會為契機,深化交流合作、提升學科水平,攜手各界為創新驅動發展、建設科技強國貢獻聲學力量。



倪培根、李世鋒等領導到會祝賀,表示全國聲學大會作為聲學領域的重要學術活動,對行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期待大會為廣大參會者搭建良好的交流平臺,促進聲學領域的經驗分享與思想交流,凝聚行業力量推動聲學科技進步與產業應用,最終取得豐碩成果,為我國聲學事業發展注入新動力。
陳金橋在致辭中指出,當前,江西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區域創新能力綜合排名穩步提升;同時,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1269”行動計劃,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著力構建具有江西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陳金橋表示,聲學科技與江西電子信息等眾多重點產業高度契合,電聲科技產品在我省電子信息產業已經占據重要位置,聲學科技對提升產業能級、推動綠色轉型意義重大,期待以大會為紐帶,吸引全國聲學專家來贛轉化成果、投資興業,共建長期合作,助力我省現代化工業產業發展加速。
中國聲學學會副理事長孫大軍代表學會在致辭中指出,40年來中國聲學學會推動我國聲學實現從跟跑到并跑、部分領跑的跨越。面向未來,聲學科技迎來重要機遇,將圍繞“海洋強國”“健康中國”“制造強國”“數字中國”等國家戰略,在深海探測、醫療健康、智能制造、數據安全等領域發力,通過持續搭建學術平臺、深化“產學研用”融合,推動聲學事業高質量發展。希望以大會為契機,共促聲學事業繁榮,為科技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開幕式上,主辦方為學會青年人才頒發榮譽證書,并為第三屆“聲華杯”聲學技術大賽獲獎代表頒獎。
大會特邀報告環節,中國科學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李惠教授,中山大學李整林教授,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陳德華研究員,南昌航空大學盧超教授等專家,分別圍繞波動方程的AI求解方法、深海水聲無人自主探測技術、儲層及深地聲學探測研究、高溫在線聲學檢測技術等前沿方向,分享最新研究成果。
全國聲學大會是我國聲學領域層次最高、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學術盛會。本次大會正值中國聲學學會成立40周年,專門設立了學會成立40周年專題論壇。此次大會緊扣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與全球科技發展趨勢,既是對我國聲學科技發展成就的全面檢閱,也是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重要契機。大會為期3天,將舉辦4個特邀大會報告、18個學術專題論壇,并邀請聲學科技企業參展,內容覆蓋海洋聲學、檢測聲學、物理聲學、電聲學、醫學超聲、環境建筑聲學等核心領域,深入探討海洋探測與通訊、深地探測、無損檢測與結構健康監測、新型聲學傳感器開發、醫學超聲診斷與治療等技術。作為中國聲學學會打造的高端學術品牌,大會還將進一步推動聲學創新成果轉化,助力破解航空航天航海與國防科技領域密切相關的聲學技術瓶頸,為我國高端裝備制造升級和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支撐。
11月2日,大會舉辦了以“贛鄱聲華,產研共響”為主題的江西專場論壇。論壇特別邀請了6位企事業單位聲學界專家作學術報告,圍繞生物醫學、航空、電子信息、汽車制造等領域前沿問題展開深入交流,通過共同探討聲學科技的動態,分享江西在聲學材料、智能傳感、航空噪聲控制、聲學檢測等方面的研究進展,促使更多成果在江西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圖文一審:龍莉 圖文二審:趙歡歡 圖文三審:舒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