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外面,亚洲福利网站,欧美日韩国产精品自在自线,欧美99在线视频观看

您的位置: 首頁 >新聞中心>校園資訊>詳細內容

校園資訊

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二級學院巡禮|航空制造與機械工程學院巡禮材料

來源:教育教學評估中心、航空制造與機械工程學院 作者:繆君 攝影:航空制造與機械工程學院 發布時間:2025-03-05 瀏覽次數: 【字體:

根據學校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工作安排,為深入推進學院自評自建工作,展示各二級學院在教育教學改革、專業建設、人才培養過程中的舉措、特色與成效,學校決定組織開展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學院巡禮活動。本期巡禮學院:航空制造與機械工程學院

傳承創新 追求卓越

1 學院簡介

【歷史沿革】

航空制造與機械工程學院的歷史可追溯到1952年設立的工具科(九科),1956年改設為“飛機制造”專業,1960年代初調整為“航空零件機械加工、飛機制造”專業,逐步形成航空機械加工特色。1978年,成立機械加工系,專業擴展至“機械制造工藝及設備”、“機械電子”和“飛行器制造工程”等領域。2006年學院組建“航空與機械工程學院”,明確了航空制造與機械工程方向。為進一步強化航空制造特色,2009年,學校將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焊接技術與工程兩個專業并入,組成了航空制造工程學院。2020年,學院增設新工科專業“智能制造工程”,以服務現代航空制造業需求。2024年,學院再次調整,分流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焊接技術與工程等專業至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并更名為“航空制造與機械工程學院”。歷經七十余年的發展,學院已成為學校航空國防領域人才培養和基礎研究的核心力量之一。


【辦學定位】

學院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服務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需求,立足江西、面向全國,服務地方、服務國防,培養具備堅定理想信念、人文素養、職業道德、科學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全面發展,工科基礎扎實、實踐能力突出,創新意識活躍,能夠在航空國防、交通運輸、能源、裝備制造等領域從事產品研發、設計、制造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復合型創新型高級專門人才。

【師資隊伍】

學院現有在職教教師73人,博士學位教師占比67%。其中,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24人。擁有國防領域青年拔尖人才、江西省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江西省主要學科學術和技術帶頭人、江西省高層次領軍人才、江西省青年井岡學者等國家級、省級人才。擁有江西省金牌導師1人、新時代贛鄱先鋒3人、江西省“新時代學生心中好老師”1人、學校十佳教師4人。

【專業建設】

學院現有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飛行器制造工程、機械電子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四個本科專業。其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2002年入選江西省首批品牌專業,2020年入選江西省一流專業建設名單,2021年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在2021年江西省高校專業綜合評價中排名第3,專業工程教育認證自評報告已獲通過;飛行器制造工程為原國防科工委重點建設專業,2004年江西省高等院校品牌專業,2009年江西省高等院校特色專業,2019年入選江西省一流專業建設名單,2021年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在2021年江西省高校專業綜合評價中排名第1。


【學科建設】

學院現有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點,機械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點,機械專業學位碩士點。其中,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學科2011年入選江西省高水平學科和示范碩士點,2017年入選江西省一流學科。

學科現有制造質量檢測與智能裝備江西省重點實驗室,高端裝備極端制造技術江西省重點實驗室,航空構件制造技術江西工程技術中心,江西省“快速制造技術”生產力促進中心等科研及學科平臺。學院主要有航空先進介質成形技術與裝備、航空構件高性能精密加工技術與裝備、先進裝備設計與控制、航空薄壁構件高性能加工質量控制、結構設計與優化技術、飛機數字化裝配技術等研究方向和團隊。

近三年,學院承擔各類科研、開發、技術服務等項目100余項。其中,承擔國家“兩機”專項和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15項,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省部級科研項目23項。獲江西省科學技術獎、中國航空學會科技獎等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勵10項。發表SCI/EI收錄論文146篇,授權發明專利108項,出版學術專著7部,科技到款經費近3千萬元。  

2 育人特色

特色一:立德樹人固根基、航空特色領發展

學院以黨建為引領,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肩負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榮獲全省首批黨建工作標桿院系、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全國高校共青團“活力團支部”、全國三下鄉優秀服務隊、江西省五四紅旗團委、江西省高校基層黨組織“先進黨支部”、全國和江西省“三下鄉”社會實踐優秀團隊等多項榮譽。

學院黨委實施“1平臺、2融合、3目標”舉措,建立師德師風學習平臺,推動師德師風與黨建、業務能力融合,促進青年教師成長、學生成才和專業發展。秦國華、徐雪峰老師獲新時代贛鄱先鋒“突出貢獻好榜樣”稱號,肖潔老師獲“一心為民好支書”稱號,2018級年小虎同學參與的課程團隊入選江西省思政課“師生同臺”示范課。

在立德樹人基礎上,學院依托航空特色辦學定位,將航空特色融入課程設置、科研創新、校企合作、校園文化等方面。通過與航空企業深度合作,提供實習實訓、就業指導等服務,促進學生實踐成長;通過舉辦航空科技節、航空知識講座等活動,激發學生對航空事業的興趣,拓寬未來發展視野。


特色二:教學改革重實效、一流金課蘊內涵

學院認真落實《南昌航空大學國家一流本科課程建設實施方案》,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核心,建立團隊合作機制,依托“航空制造技術創新教學團隊”“機械基礎課程群教學團隊”等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學團隊,深入研究課程群的教學特點,優化教學設計與內容,扎實教學工作。同時,堅持“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的教育理念,認真貫徹實施《南昌航空大學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實施辦法》,形成了“三全一化、四位一體”的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機制。

通過一系列舉措,打造了以《機械設計基礎》國家級一流課程為引領,省級一流基礎課程群《畫法幾何與機械制圖》《機械設計》《機械原理》等為支撐、省級精品課程《機械制造技術》和省級一流課程《飛機裝配工藝》為拓展的高質量專業課程體系。并且,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和育人功能,創新教育教學方法,建設了《機械設計》《飛機鈑金成形工藝》等江西省“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切實提升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感染力,實現知識傳授、能力培養與價值引領的有機統一。


特色三:產教融合強能力、創新實踐助成長

學院秉持“日新自強、知行合一”的校訓,歷年來為社會和航空國防企事業單位培養了眾多優秀人才,包括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余澤民,沈陽飛機工業集團董事長紀瑞東、航空工業集團規劃發展部部長吳智翔、中國航發湖南動力機械研究所黨委書記徐義軍、中國航空工業昌河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趙亞波、傳音控股董事長竺兆江等杰出校友。

面對新時期的產業發展,學院依托行業資源,持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與“航空工業洪都” “江鈴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建“定制班”,探索“訂單式”培養,實現與企業需求的精準對接;與中航工業洪都、中航工業昌飛等大型航空企業共建產業學院,構建了以航空制造產業學院為平臺的協同育人模式,推動教育鏈與產業鏈雙向融合,著力培養創新應用型卓越工程師。

近三年,學生在創新創業大賽中屢獲佳績,其中包括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銀獎、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一等獎、全國大學生先進成圖與產品信息建模大賽一等獎等國家級獎項195項,省級比賽獎項322項。學院不斷創新育人措施,形成了高效管理、科學育人、服務周到的氛圍,學生滿意度高,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0%以上,航空企事業單位就業超過70%,并廣受用人單位好評。


3 學院未來發展規劃

未來,學院將依托七十余年的辦學經驗,緊密對接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以及航空國防對人才的要求,聚焦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與可持續發展能力,推動教育理念創新,深化教學改革,強化內涵與特色發展,致力于建設“需求引導、目標驅動、能力培養、質量導向”的復合型創新型高級專門人才培養體系。同時,在航空先進制造技術與機械工程領域加強學科團隊與科研體系建設,增強服務國防科技創新的貢獻度,推動成果轉化,為國家航空國防事業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


(圖文一審:李言金  圖文二審:陳薇娜  圖文三審:吳海勤  圖文終審:伏燕軍)


責任編輯:李政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清区| 东乌珠穆沁旗| 清丰县| 沈丘县| 延安市| 尼勒克县| 连城县| 神池县| 安徽省| 赞皇县| 老河口市| 中宁县| 蓝山县| 望奎县| 永寿县| 天台县| 江达县| 绩溪县| 栾川县| 石景山区| 宁武县| 贵溪市| 大冶市| 顺昌县| 南召县| 香格里拉县| 宝清县| 湖南省| 德庆县| 舒城县| 靖宇县| 张家界市| 昌图县| 洛南县| 达州市| 平谷区| 九江县| 琼海市| 大丰市| 秭归县| 鹰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