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二級學院巡禮|土木與交通學院
根據學校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工作安排,為深入推進二級學院自評自建工作,展示各二級學院在教育教學改革、專業建設、人才培養過程中的舉措、特色與成效,學校決定組織開展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學院巡禮活動。本期巡禮學院:土木與交通學院。
“土”承基石鑄輝煌,“交”融創新啟新程
1.學院簡介
【歷史沿革】
南昌航空大學土木與交通學院前身為南昌航空工業學院基礎課部,1985年基礎課部分成基礎一部、基礎二部,1994年基礎二部組建工業與民用建筑教研室,1996年基礎二部更名為應用工程系,2001年應用工程系更名為土木建筑系,2006年土木建筑系升格為土木建筑學院,2024年8月更名為土木與交通學院。
【辦學定位】
學院秉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教學科研為中心、產教融合為途徑、人才工程為基礎、社會服務為導向”的發展理念,致力于培養具有終身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國際視野、專業技術與領導能力的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建設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通過強化專業技能和實踐創新能力培養,學院注重學生全面發展,實現“德識兼備、知行合一”,為地方交通建設、土木工程行業及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輸送了大量高水平的本科及研究生畢業生。
【師資隊伍】
學院擁有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師資隊伍,現有專兼職教職工120余人,其中正高級職稱教師15人,副高級職稱教師45人。此外,學院柔性引進工程院院士2人,擁有國家級人才6人,江西省級人才23人,教師團隊多次榮獲江西省教學成果獎及教學團隊建設獎,為學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提供了堅實的人才保障。
【專業建設】
學院現有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交通工程、智慧建筑與建造四個本科專業,其中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為工程教育認證專業、一流本科專業,土木工程獲評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工程管理專業獲批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和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平臺建設】
在平臺建設方面,學院取得了顯著成效。土木工程學科連續被評為江西省“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省級重點學科,并被認定為校級A類一流學科。2022年,成功入選江西省“十四五”一流學科建設名單,成為省內唯一入選的土木工程學科。學院還設有省級教學團隊“土木工程”教研室,以及“土木工程材料”“結構力學”“交通工程”等省級精品課程和資源共享課程。此外,學院土木實驗中心設備先進、軟件齊全,包括結構實驗室、建材實驗室、土工實驗室、交通實驗室和工管實訓室,總價值超過4000萬元。同時,學院還設有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國家土建結構預制裝配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西研究院、江西省裝配式建筑與智能建造重點實驗室等多個省部級及以上科研平臺。

2.育人特色
學院積極響應國家對高等教育的新要求,通過系列創新舉措全面深化人才培養體系改革:深度融合教學方法與現代信息技術,如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重塑教學模式,強化教學互動與實效;深化產教融合,與企業緊密合作,共同開發課程、建設實驗室及實習實訓平臺,切實提升學生的實踐技能與就業競爭力;堅持科研與教學協同并進,及時將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學,有效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學習熱情,為培養適應未來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奠定了堅實基礎。
特色一:教學科研互促,創新育人模式
學院依托科研資源整合,搭建集中平臺,集成課題研究、學術論文、實驗數據及在研項目,為教學提供豐富素材,促進教學與科研協同發展。教師結合科研成果開發教學案例,融合理論知識與研究實踐,提升教學內容吸引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及參與度。為深化教學科研融合,學院定期舉辦研討會,邀請行業專家分享成果與經驗,為教師和學生提供與專家交流的平臺,及時掌握行業最新動態與未來趨勢。
目前學院設有7個校級科研機構,包括南昌航空大學建筑碳中和研究中心、BIM研究所、智慧建造研究中心、隧道及地下工程研究所、交通工程研究所、結構工程研究所、建筑與城鄉規劃研究所。在科研方面,學院教師成果顯著,近5年來,榮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5項,江西省社科基金項目20余項,縱橫向科研經費累計超過2700萬元;于中外核心學術期刊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100余篇,其中SCI、EI收錄56篇;出版專著及教材12部,獲國家專利62項;撰寫對策報告8篇,并獲江西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批示。
特色二:研賽引領,培養創新型人才
為構建教學科研互促的生態系統,學院積極實施科研與教學協同戰略,將前沿科研成果融入課程教學,提高了課程的學術深度和實踐價值,鼓勵學生參與科研項目,提升研究能力和創新思維,學院成功獲批六項高層次科研項目,為學生提供了寶貴的實踐契機。
學院積極組織科研創新競賽,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團隊合作能力,為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實踐技能的復合型人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高教杯”全國大學生先進成圖技術與產品信息建模創新大賽中,學院代表隊憑借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創新設計能力,在建筑類個人全能及團體賽項目中斬獲一等獎等多項獎項,彰顯了學院在建筑信息模型技術應用領域的專業水準,在“品茗杯”全國高校BIM應用畢業設計大賽和“華為杯”中國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中南建筑設計院杯”、“浙江城建杯”江西省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及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中,學院屢獲佳績,包含多項一等獎,全面體現了學院在專業教學上的良好水平。據統計,學院學生先后榮獲國家級及省部級科技競賽獎200余項。
特色三:產教融合:打造人才培養新生態
為實現教育與產業的深度結合,學院積極強化產教融合舉措:校企合作方面,與多家企業建立戰略聯盟,共同探索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確保教育內容與行業需求緊密對接;實踐基地建設方面,為學生提供親身體驗職場環境和參與實戰項目的平臺。
在江西省“1269”產業行動計劃的有力支持下,學院與江西建工第一建筑有限責任公司、北京構力科技有限公司、江西星鋁科技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攜手,共同推進“大持復泰曲面空間網格站構形態生成與設計關鍵技術”項目,該項目憑借卓越的創新成果榮獲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科學技術一等獎;“裂隙巖體廣義非連續分析理論和方法”獲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一等獎。此外,學院與安徽省路港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德州市公路工程總公司等行業領軍單位開展了多項深度科研項目合作,同樣取得了顯著成效,分別榮獲江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以及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與促進獎。
為進一步增強實踐教學的效果,學院安排學生參與到企業的實習和實踐活動中,直接接觸行業環境,建立職業聯系,從而將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工作中,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目前學院已建成多個高水平實踐平臺,包括:數字建造實驗室、BIM仿真實訓室、3D打印基礎材料實驗室、裝配式結構風洞實驗室等,實驗室配備的實驗設備充足,安裝有BIM分析和建筑碳排放計量等軟件,為學生的實踐操作與技能提升提供了堅實的支撐。
3.學院未來發展規劃
展望未來,學院將緊密圍繞交通強國戰略和江西省“1269”產業計劃,錨定一流專業建設目標、以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為抓手,聚焦培養學生解決復雜工程問題及自主創新能力。秉承“學科建設引領、教學科研并重、產教融合深化、人才工程筑基、社會服務導向”的教育理念,構建特色專業群,并持續優化學院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及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學院未來發展規劃擬分為強化人才培養,打造“南航模式”;擴專業及規模,構建多元化教育體系;搭建產學研及校企聯盟,推動科創成果轉化。
在新的發展階段,學院將秉持奮發向前的精神,以教育教學審核評估為契機,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為培養高素質人才、推動科技進步與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圖文一審:李云麗 圖文二審:周光權 圖文三審:王秋先 圖文終審:伏燕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