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贛鄱行】【媒體矚目】南昌航大“鄉遇美好”實踐團把思政課“烙”進鄉野大地
啟航網訊:6月26日至7月2日,學校航空服務與音樂學院 “鄉遇美好”鄉村振興促進團的38名師生,化身“行走的火種”,在撫州市東鄉、金溪、資溪、黎川、廣昌、樂安、崇仁等七縣區,以一場“青春+專業+鄉情”的立體實踐,點燃了鄉村振興的星星之火,上演了一堂堂滾燙的行走思政課,更解出了一道道扎根鄉土的 “振興方程式”!多家媒體對此進行報道。
原文如下:
沒有圍墻的教室有多大?答案在757公里的疾行足跡里!思政課能多“燃”?答案在1610位村民雷動的掌聲和6萬次助農直播間點贊中!6月26日至7月2日,南昌航空大學航空服務與音樂學院 “鄉遇美好”鄉村振興促進團的38名師生,化身“行走的火種”,在撫州市東鄉、金溪、資溪、黎川、廣昌、樂安、崇仁等七縣區,以一場“青春+專業+鄉情”的立體實踐,點燃了鄉村振興的星星之火,上演了一堂堂滾燙的行走思政課,更解出了一道道扎根鄉土的 “振興方程式”!
方程解一:藝術能量 = 村晚7連“燃”×民心零距離
沒有華麗劇院,舞臺就搭在村委會、古樟樹下、露天廣場——南昌航空大學航空服務與音樂學院“藍天村晚”文藝匯演活動成為貫穿撫州七縣區的文化紐帶。從東鄉紅星鎮南遼村空巢老人的夕陽贊歌,到金溪陸坊鄉文化廣場旁的青春舞步,再到資溪鶴城鎮負氧離子縈繞中的星光匯演,直至廣昌水南圩鄉茶樹菇基地旁的沸騰現場,7天疾行,7場演出,不僅累計吸引1610名村民現場參與,更通過線上直播輻射超3000名觀眾,點燃鄉村文化熱情。直播評論區里許多觀眾稱贊學生們的專業表演,更有來自鄰近甚至較遠村莊的觀眾反復留言,誠摯邀請大學生們前往他們所在的村莊演出。“舞臺雖然簡單,但鄉親的熱情是頂配燈光!評論區一句句‘來我們村吧’,比任何獎狀都珍貴!”
隊員湯夢希在日記里寫道:“當臺下爺爺奶奶忘情跟唱,留守兒童眼睛亮晶晶盯著舞臺,那一刻,藝術不再是表演,用所學所長服務人民,就是青春最美的樣子。”
方程解二:青春智慧 = 直播間黑科技×山貨出圈力
當同學們的專業技能遇上田間地頭的山野珍品,會碰撞出怎樣的助農火花? “鄉遇美好”實踐團隊給出了亮眼答案。在廣昌縣水南圩鄉茶樹菇基地的助農直播間,同學們化身成為當仁不讓的“藍天主播”,將課堂所學精準轉化為助農新動能。隊員們巧妙融合航空術語與鄉土特色。如“產品鮮度‘儀表盤滿分’”、“安全指標‘適航達標’”,為山貨注入青春活力,直播吸引超1300人次觀看,收獲點贊6萬余次。從萬米高空的服務艙到贛撫鄉野的直播間,航音學子以“藍天標準”重新定義助農直播新高度。這群“藍天主播”用行動證明:最硬核的青春智慧,永遠在祖國需要處落地生根!
方程解三:育人密碼 = 紅色基地行 ×藝術潤童心
以紅色基因熔鑄理想之魂,用鄉土實踐砥礪擔當之能。南昌航空大學航空服務與音樂學院“鄉遇美好”實踐團穿行于撫州7個縣區,在金溪后龔村中央紅軍軍部舊址的彈痕古樟下,聆聽紅軍衛生員以草藥救死扶傷的壯舉;于東鄉王震紀念館的墾荒史料前,體悟“艱苦奮斗、勇于開拓”的精神烙印;走進鶴城鎮排上村,登門拜訪退伍老兵李衛國,聆聽并記錄下“若有戰,召必回!”的鏗鏘誓言;同時,深入金竹畬族鄉、崇仁馬鞍鎮等地,開設6節“藍天課堂”,為370多名留守兒童筑牢防溺水安全網、播撒藝術啟蒙種。5次深度紅色走讀,12份鮮活口述史料,讓信仰的力量在青年血脈中奔涌。
學校駐鶴城鎮排上村第一書記石峰老師勉勵大家:“同學們,希望你們把這份信仰的力量,轉化為躬身力行的擔當,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望你們牢記囑托,將青春融入時代洪流,在鄉土實踐中書寫無愧于時代的青春答卷!”。實踐團的同學們用腳步丈量,用行動詮釋:最生動的成長課堂,永遠在精神燈塔照耀下的實踐沃野之中!
7天疾行,757公里壯闊征程。38名南昌航大學子,將熾熱的“航空藍”化作躍動的火種,在廣袤的“贛撫紅”大地上,踏出了一堂滾燙的行走思政課!7場村晚散發的溫度,是青春在鄉情中的深度共燃;6萬次點贊匯聚的熱浪,是智慧為山野注入的澎湃動能;5次紅色走讀的熾熱,是信仰在血脈中的奔涌。當滿載淬煉與感動的大巴駛離湯溪村,一路走來那1610張鄉親的笑臉與6萬次云端的心跳,已不再只是數字——它們凝結成同學們心中最鮮活的思政教材,銘刻下最磅礴的成長力量。
媒體鏈接:
文明江西:https://wmjx.m.jxwmw.cn/news/2752388?app=wmjx&uid=156276
江西新聞:https://www.jxxw.com.cn/content_html/html/55/p/pc/2025/07/13326036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