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女作家柏邦妮分享任性成長背后的故事

柏邦妮做客講壇與大家分享她任性成長背后的故事 (攝影 林和仲)
啟航網訊 冬雨綿綿,寒風料峭,在這寒冷的季節,我們卻沒有拒絕冬天。周四的南昌航空大學,雨中的校園略顯幾分冷清。而校園的另外一處——“臥龍人生”文化講壇的現場卻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新生代作家柏邦妮做客講壇,與大家分享她任性成長背后的故事。本次講座由王苑苑主持。
任性是一種生活能力,柏邦妮以一種隨和的語境帶我們走入她曲徑通幽的青春。從童年的夢想到考入南藝。以及最終選擇離開了南藝,帶著一顆年輕的追逐夢想的心,只身北上,成為了北影的一名旁聽生。在這過程中,柏邦妮讓我們懂得了。社會也許是不公平的,但更多時候無法抹殺你的成績,只要你足夠優秀。邦妮說,北京的生活是貧窮的,但同時也是快樂的。“這里的很多人都是真心的熱愛電影,我有種找到組織找到歸屬的感覺。”她說道。
大學時光飛逝,轉眼就畢業了。真實的社會生活考驗著她,《浪子燕青》是她接的第一部劇本。她說道:“這是我的第一部劇本,我為此付出了很多。可是當我看了播出的電影之后,我徹底失望了,我看到了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寫的很好的劇本卻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最終被刪改的體無完膚,這令邦妮很難過。邦妮告訴我們,理想與現實真的很遙遠。07年時她一度無法忍受這種差距想要放棄而轉行。可是,這時心底的一個聲音突然的響起:“再試一次,再試一次”。就這樣邦妮決定給自己一個機會,在寫作的道路上她又開始奔跑。講到這里,邦妮告訴大家:希望我們不要輕易的放棄自己的夢想,在最困難的時候,告訴自己,再試一次。

講座現場 (攝影 林和仲)
在經歷了求學和工作后的邦妮們告訴我們,任性是一種能力,而前提是要知道自己真正的喜歡。何謂喜歡?邦妮說,真正的喜歡是要我們放下功利心、名利心、以從容的心態去選擇自己喜歡的,而非只是喜歡一件事物的附加值。人生最任性的選擇就是選擇自己真正喜歡的事物。她告訴我們,其實很多時候發現自己喜歡的事物是逐漸排除的過程,而我們要懂得先做必須做的,而后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人生是先學會隱忍、沉淀而后才能擁有真正意義上的任性的能力。邦妮說:“十年之后的今天,她感覺自己受益最深的是胡適先生的‘勤謹和緩’。這個字一直指引著她的人生。”勤,勤能補拙。謹,謹于心而行于事。和,平和是種境界,能虛心求教。緩,相信沉淀的力量,沒有無意義的過程。人生沒有可笑的愛也沒有卑微的夢想,讓我們懷揣著哪怕僅是星光的夢想上路,相信會有在心中照耀的一天。
柏邦妮像寫傳記般給我們講了她人生的幾個關鍵階段,而她從其人生中所折射的光芒讓我們受益良多,她用詼諧、感人的話語讓在場的同學們都產生共鳴而迎來陣陣激勵的掌聲。在本場講座互動環節更是牽動同學們的心弦,同學們都踴躍提問參與。更有一位一直對柏邦妮有關注的同學祝她幸福。

從江西財經大學遠道而來的熱心聽眾 (攝影 林和仲)
.jpg)
現場互動環節精彩紛呈 (攝影 林和仲)
